我們從黨派看看香港的政治光譜。
首先,民建聯和工聯會的定位是很清楚的,他們主要來自兩派勢力:一,傳統的左派工會;二,左派學校出身的知識份子。這班人跟隨中共多年,工會出身的人士難免會有馬列傾向,而愛國學校出身的人亦會有一些傳統的馬列理論基礎。正因如此,導致他們與香港整體社會顯得格格不入。他們在政策上的主張,很多是先天上有左派的傾向的,然而,在中聯辦的指揮之下,他們卻要與特區政府合作,也就是說他們被迫要做出一些親建制及保皇的行動。這種人格分裂行為,常令他們感到十分辛苦,其中的表表者就是陳婉嫻。
至於自由黨又是甚麼呢?之前我也說過,自由黨是由既得利益親港英集團變化而成,只不過是將效忠的對象由倫敦轉移到北京而已。最近自由黨在直選中大敗,有很多論文已清楚說明其原因。這些論文指出,因為他們大部份是功能組別出身,所以是不能夠不為既得利益者和大商家服務,甚至可以更直接地說,是不能不為支持他們的大地產商服務,來對抗另一個更大的地產商。這種立場,難逃包庇官商勾結之嫌,又不能爭取到中小企、中產階級及知識份子的支持。他們以為自己是一個右派政黨,但實際上他們更接近是一個傀儡資本主義(Crony Capitalism)政黨。這次在直選中被徹底擊潰,其實是理所當然。
再看泛民板塊,傳統上有一些獨立的小黨派是來是工會,如街工和李卓人等,又或是社福工作者、民生關注組等卻是由壓力團體轉化而成的。而泛民兩個比較大的板塊,就是民主黨和公民黨。民主黨在意識形態上是較接近右派,但因為在它的內部夾雜了一些社會工作者,所以它不能堅決地貫徹右派的經濟主張。另一方面,公民黨則是來自一群在反二十三條事件中崛起的專業人士,尤以大律師為主。大家都應該知道,這類專業人士的先天傾向是甚麼也希望透過立例管制,這種是他們的思維方法。他們也以為自己是右派,但他們的真正身份其實是「專業壟斷派」。而近年崛起的社民連,則是旗幟鮮明的左派,起碼他們的立場是清楚的。
以上我所說的所有板塊,其實像壓力團體多於政黨。因為他們是由左派兩大政治運動:八九民運和七一遊行所催生,他們唯一的真正共同綱領,就是力爭香港的民主政制改革和反對二十三條立法,其實只是壓力團體的鬆散組合。一個真正政黨必須要有清楚的政治論述,一定要有意識形態,所以在○四選舉之後,我就曾明確提出,任何人要在香港組織政黨,都必須先回答以下的三個問題:
第一,
這個政黨的政治立場如何處理與北京的關係?現在的泛民政黨對這個題目的所有論述都是含糊其詞的。在六四晚會裏,他們會提出推翻一黨專政,但是在真正的政綱裏,除了長毛(梁國雄)之外,卻又沒有人敢寫上推翻一黨專政。他們基本上是人格分裂的。
第二,
目前的選舉方法基本上是一套不公平的方法,根據這一套方法去進行議會抗爭,在立法會中,理論上永遠是少數。在這種情況下進入議會,所採取的抗爭方式是甚麼呢?是體制內的抗爭,還是體制外的抗爭?抗爭會進行至甚麼程度呢?如果抗爭無效的話,怎樣才能達到抗爭的目的呢?
第三,
在經濟立場上,到底是左派還是右派?即是說,是接近工黨還是保守黨?歐洲的政黨在這個立場上一般是很清楚的,左派是走社會民主路線,而右派是則是自由市場。兩者的最大分別是在處理經濟問題上的取態和對市場、政府等的看法。
最奇怪的是,香港大部份人是民主右派,有六成多人是長期投票支持泛民的,此外還有不少人因為恐怕泛民得罪北京,而不敢支持泛民,轉投自由黨或民建聯(民建聯口頭上也是支持直選的)。因此,實際上支持民主的人比表面看到的更多。
大家也知道,香港人大多數是保守的,很多人寧願沒飯吃也不願去領取綜援,而且大部份人認為自己屬於中產階級。香港有一百二十多萬小業主,他們會認為擁有物業便算是中產;而做白領工作的人,若是主任級以上的,又必然認為自己是中產階級。此外,這群「中產」的領袖輿論,社會上所謂的傳統菁英,又大部份相信於自由主義,即講求言論自由、司法獨立等核心價值。但問題是,非常奇怪地,現在竟然是沒有一個政黨可以代表他們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